当前位置: 首页  联系我们1  专题

【喜迎十八大】我心中的荣辱观
发布时间: 2012-11-01

 我心中的荣辱观 

(杜筱雨)

“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珠玑名言。从古到今,中华文明始终都是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项羽无颜愧见江东父老,所有这些铮铮傲骨都源自中国文化的耻感意识。  

然而,在中国社会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耻感意识却在不断地受到腐蚀。热爱祖国与危害祖国之间,服务人民与背离人民之间,崇尚科学与愚昧无知之间,辛勤劳动与好逸恶劳之间,团结互助与损人利己之间,诚实守信与见利忘义之间,遵纪守法与违法乱纪之间,艰苦奋斗与骄奢淫逸之间,荣辱界限在很多人的思想深处悄悄地变得模糊起来。难怪有学者惊呼,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是耻感意识的淡化和底线伦理的崩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八荣八耻”为代表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迅即引起整个社会深处的强烈共鸣,掀起了一波加快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浪潮。如果把依法治国的理念视为现代国家的执政之道,那么,对于有着悠久儒家道德传统的中国而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以德治国之举,更将为正在进行的改革攻坚夯实政治道德的基础。

法治还是德治,这似乎一直是专家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其实,无论是在儒家思想还是法家精髓中,都不难找到古代圣贤对于德与法辩证关系的精妙阐释。《孟子离娄上》便有所言:“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又怎么能够脱离道德建设的轨道?

大到部分公职人员吃拿卡要甚至公然索贿丧失为官根本准则,医生收红包、开大处方导致医德蒙羞,学者学术腐败、为利益集团鼓呼玷污学者清誉,小到社会公德意识淡漠,奢靡淫逸之风盛行……纵观当下社会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民生问题,无不与道德缺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逾越社会道德底线的行为,政府当然可以出台法律法规加以刚性规范。但是,对于一些法律盲点灰色地带或者纯道德范畴问题,还需要道德的力量来约束公民的自我行为,顶住底线伦理崩溃的冲击。

不可否认,市场经济利益观对传统社会道德伦理形成了极大的冲击,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也给了每个人选择自我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是,无论怎样选择,社会道德底线不容觊觎,是非黑白美丑善恶不容颠倒。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把道德领域的是非黑白划分开来,成为社会公众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的标杆,成为社会风尚倡导什么、抵制什么的卡尺。牢记“八荣八耻”,我们的道德准则自然清晰明了。 

当代大员工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对事物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但是由于社会阅历有限,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大多数大员工都以比尔盖茨、李嘉诚等作为自己的偶像,而把雷锋、焦裕禄等冷落在一旁。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浪潮中,拜金主义思想对大员工们的冲击。现在,大员工之间互相庆祝生日已经成了约定俗成,同学之间互赠的礼物也越来越贵重,远远超出了尚无经济来源员工的承受能力。另外,还有一些大员工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临择业、考研等现实问题,分散学习精力,产生“60分万岁”的不良心理。

“八荣八耻”标准的提出,为大员工们的成长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清楚地告诉广大青少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他们的成长指明了方向。自从学校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以来,大员工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践行“八荣八耻”的行动中。

我认为,“八荣八耻”对正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中小员工的成长也将起到积极作用。广大中小员工应以“八荣八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自觉抵制庸俗、低俗的不正之风,树立健康向上的道德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好的社会风气将会为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健康的土壤。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为榜样,将使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中华民族的强大与振兴积蓄力量。